羅成是怎么死的,他的原型又是怎么死?

在章回小說《隋唐演義》中,有一位“寒面銀槍俏羅成”,他一生堪稱傳奇,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歷史上真的有這么一位勇武英俊的小將嗎?
羅成是演義中的人物,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大唐秦王詞話》中。書中說他姓羅名成,字士信,也就是說,其歷史原型為羅士信。這個人物實在有趣,他出身豪門,卻不沾紈绔子弟流氣,十四歲就仗馬執戈,隨張須陀圍剿反隋起義軍。
后來,張須陀敗于李密,自殺而亡,羅士信又加入了李密的瓦崗軍。瓦崗覆滅后,羅士信跟秦瓊、單雄信等人,委身王世充帳下。后來,因為自己心愛的駿馬被王世充強行贈與他人,心生不滿,在對唐谷州戰役時,率部下千余人歸唐。最后,在與劉黑闥作戰時,被害身亡,年僅二十八歲(一說二十歲)。
歷史上的羅士信,幾易其主,照理說跟忠孝禮義全沾不上邊,為何留得美名萬年傳呢?只能說他最后跟對了人。大唐王朝一統天下之后,對曾經戰死沙場的功臣,必定大書特書,以示自己人心所向、江山天授。
其實,羅士信也確實有勇有謀。公元613年,年僅十四歲的羅士信,投在時任齊郡郡丞張須陀賬下。因身材矮小,他被嘲笑連盔甲都穿不穩,更別提馬上操戈作戰了。羅士信不服,轉身提槍揮舞,一招一式,力道十足,讓在場數人紛紛叫好。
當時,張須陀正征討起義軍王薄、孫宣雅,在濰水一帶作戰。決戰之時,起義軍剛開始布陣,羅士信身先士卒,馳馬到陣前,一連刺殺數人,并斬下一人的首級,用長矛挑著在陣前巡走。敵軍大驚,接連后退,不敢靠近羅士信。張須陀趁機率兵進攻,敵軍大敗潰逃。
此戰過后,張須陀對羅士信十分信任,讓其隨侍身旁。每次打仗凡張須陀打頭陣,羅士信必緊隨其后。后來,隋煬帝還派遣使者來慰問,命人畫下張須陀、羅士信戰斗的場面觀看,并接連贊嘆。
輾轉投靠李唐之后,羅士信仍然戰功卓著。公元620年,他隨李世民討伐盤踞洛陽的鄭王王世充。兩軍對壘之時,羅士信當場將王世充的太子王玄應刺于馬下,王世充部下拼命搶奪,才將王玄應救回。
冬十月,羅士信又率兵攻陷硤石堡(今河南新安東),并包圍千金堡(今河南洛陽北),直接威脅王世充大本營。千金堡守軍據險而守,對羅士信百般辱罵。羅士信雖怒火中燒,卻未失方寸。
當天夜里,羅士信派遣一百多人懷抱嬰兒來到塢堡之下,讓嬰兒們啼哭,向塢堡的守軍謊稱:“我們是從東都叛逃,投靠羅總管來的。”不一會兒,又故意相互說道:“這是千金堡啊,我們弄錯了。”言畢匆匆離去。
千金堡內的鄭軍誤以為羅士信已經從堡外離去,這是一群從洛陽叛逃而來、迷失道路的亂民,遂打開城門,出兵追擊。羅士信早已在附近埋下伏兵,見堡內的守軍打開城內,立即沖入塢堡,將里面的人全部殺死。
一年后,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羅士信因功被任命為絳州總管,封郯國公。不過,好景不長,次年二月,羅士信就在和劉黑闥對陣時戰死。
據《新唐書》記載,李世民進討劉黑闥,攻得一座城池后,羅士信自告奮勇,前往駐守,遭到猛烈攻擊?!胺接暄?,救軍不得進。城陷,黑闥欲用之,不屈而死,年二十八”
而據《舊唐書》記載,羅士信受命于李世民鎮守城池,“賊悉眾攻之甚急,遇雨雪,大軍不得救,經數日,城陷,為賊所擒。黑闥聞其勇,意欲活之;士信詞色不屈,遂遇害,年二十?!崩钍烂竦弥蠓浅1瘋?,以重金贖回他的遺體,并將他厚葬。
后來,野史演繹的版本就多了?!杜d唐傳》里記載,羅士信被齊王李元吉陷害,臨死前,棄用戰馬,甘愿受箭而死。小說《隋唐英雄傳》里,羅士信被塑造成羅成,其死狀更加觸目驚心,書中說,羅成跟劉黑闥軍苦戰一天一夜,不眠不休,戰到只剩孤身一人。李元吉、李建成嫉才妒能,一直不開城門放羅歸城休整,讓他再堅持一天。羅成疲于奔命,最后,只得與劉黑闥的人馬再戰,敵人佯裝不敵,轉身逃跑,把他引到了早已布置好的陷阱里。他深陷淤泥,動彈不得,最終,被亂箭穿心而死。
隨著歲月變遷,歷史的本來面目已不可詳查。不管是正史還是演義,不管名為羅成還是羅士信,這個一代名將都曾輝煌一時,并留下風云傳奇,供后人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