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土豆燉牛肉,掌握“3個”步驟,牛肉軟爛不柴,味道濃郁下飯香
自從立秋后,天氣就不怎么熱了,最高氣溫也只有30度左右,而且持續的時間不長,讓人感到非常舒適,那么在這段由熱轉冷的過渡期,需要多多注意,可以在飲食上多加強一些,常吃營養高的食物,把夏天里的虧損補回來。推薦大家多吃牛肉,它的營養極高,屬于高蛋白的食物,而且脂肪含量又很低,吃了牛肉增加營養卻不怕長胖。

在家做牛肉,通常有這幾種做法,比如炒牛肉、醬牛肉、燉牛肉,其中燉牛肉最受歡迎,做法相對簡單易上手,并且是一道很好吃的下飯菜,搭配米飯美味極了。燉牛肉時可以添加西紅柿或者土豆,都是絕配,我家人很喜歡吃我做的土豆燉牛肉,一次做一大份,每次都吃光光。
土豆燉牛肉這道菜怎么做才好吃?如果土豆都絨了不成塊,賣相差口感也差;如果牛肉柴得嚼不動,真不是一個好體驗;如果牛肉腥味重,會讓人難以下咽。

想做好這道菜,需要掌握一些竅門,并不是食材放在一起加水加香料燉燉那么簡單。
做土豆燉牛肉,掌握“3個”步驟,牛肉軟爛不柴,味道濃郁下飯香!下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具體做法,看看3個步驟是什么,完全掌握好便可以輕松做出好吃的土豆燉牛肉,快來看看。
土豆燉牛肉這道菜可以分成3個大步驟,分別是:給牛肉去腥;給牛肉上色調味;燉煮牛肉。

第一步:給牛肉去腥
準備好一塊新鮮牛肉,買牛肉時聞一下味道,沒有異味就行,而且盡量用牛腩這部分,用它來做燉牛肉更好吃,燉熟后不容易散。
牛肉表面沖洗一下,切成小塊,稍微大一些,因為牛肉受熱后會縮小,大塊牛肉吃著更有口感。
牛肉塊放進盆內,加涼水浸泡,泡十幾分鐘換一次水,差不多要泡一個小時,目的是把牛肉內的血水泡出來,做了這一步會發現牛肉里的血水超級多。

反復浸泡換水之后牛肉有些發白了,肉質也有些松散,這樣是正常狀態,而且更容易煮軟爛口感好,也沒有腥味。
將干凈的牛肉塊放進鍋內,加生姜片、蔥段、料酒、涼水,大火煮開,將水面聚集的臟東西去掉,這些是殘余的血水,焯水后進一步去腥效果更明顯。
撈出牛肉塊放溫水里過一下,變得更干凈,撈出控水待用。

第二步:給牛肉上色調味
炒鍋內加少許食用油,將牛肉倒進鍋內,加入冰糖翻炒,再加老抽翻炒,上色均勻即可,老抽少放或者多放都可以。
上色之后加入足量開水,放入生姜片、蔥段、干山楂、八角、香葉,開大火煮開。

第三步:燉煮牛肉
煮開之后轉進高壓鍋,蓋緊蓋子放上小帽子,開大火煮到上汽,再調小火燉20分鐘,自動下汽之后倒進鍋內。
添加土豆塊、食鹽、生抽,再蓋上蓋子小火燉煮,一直煮到土豆塊熟透軟綿就好,如果湯汁太多可以大火收汁處理一下,如果本身比較濃稠就不收汁了。
如果沒有高壓鍋,那就一直在鍋內燉,不過要燉夠時間,至少要四五十分鐘,將牛肉燉軟才行。燉軟后再放土豆塊繼續燉,這樣就會燉出軟爛的牛肉,土豆塊也很完整,做好的土豆燉牛肉好好吃。

以上三步中蘊藏著一些知識點,著重強調一下,需要額外注意。
1)牛肉不能只焯水,一定要先浸泡出血水,而且要多次換水,避免泡臭了;2)牛肉焯水時要冷水入鍋,燉煮時要加開水;3)香料不需要太多,不然會喧賓奪主;4)燉牛肉一定要燉夠時間,時間不夠牛肉不會軟;5)土豆容易熟不能太早放;6)鹽不要放太早,牛肉燉熟后放最合適,不會影響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