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的經典書籍。古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是以四書五經為修身、齊家、立德之本。其內容博大精深,文化內涵豐富,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四書五經指的是哪“四書”、哪“五經”
所謂四書,指的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這四部,是儒家文化思想教育的基本教材。而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
二、《四書五經》講的是什么?
1、《四書五經》翔實的記載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展史上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料及孔孟重要的哲學思想。
2、歷代科舉選仕,試卷命題必出自《四書五經》。時至今日,《四書五經》所載內容及哲學思想仍對我們現代人具有積極的意義。
3、《四書五經》在社會規范、人際交流,社會文化等方面也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三、《四書五經》的作者
四書五經是由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將四書與五經進行整合而成的。
(一)《四書》的作者
1、《大學》相傳是孔子的弟子曾參所做。
2、《中庸》原來也是《禮記》中一篇,作者是孔子的孫子子思。
3、《論語》實際上是記載了孔子以及其弟子的言行,嚴格來說作者并不是孔子。
4、《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
(二)《五經》的作者
1、《周易》也稱《易》、《易經》,是占卜之書,作者應是筮官,經多人完成。
2、《尚書》古時稱《書》、《書經》,至漢時稱《尚書》。該書是古代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相傳為孔子編定的。
3、《詩經》,是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據傳為孔子編定。
4、《禮記》:戰國到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戴圣選編的。
5、《左傳》也稱《左氏春秋》,古代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作者是春秋時左丘明。
四、現代人讀《四書五經》的意義
1、《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包含的內容極其廣泛、深刻,涉及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足見其對為官從政之道、為人處世之道的重要程度。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2、在提倡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弘揚國學的當今時代,讀”四書五經”是順理成章的事。”四書五經”是當今學者研究國學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內容。
3、近年國內部分重點大學更是將《四書五經》列入了自主招生人文實驗班的背誦內容。因此, 要想成為一名有造詣的現代學者,讀《四書五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