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念描述
現代數學:零既是一個基本的概念,又是一個獨立的數。在數字產生的初始階段,人們在計數時,常常遇到沒有事物的情況,逐步形成用符號“0”來表示沒有,這是零的原始概念。在記數法中,當一個數的某些數位上一個計數單位也沒有時,就用“0”來表示。零是一個整數,而且是一個偶數。在集合論中,把零納入自然數列,即零是自然數。零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而是唯一的中性數:零比任何正數小,比任何負數大,是正數、負數的界限。零作為一個獨立的數,不僅可以表示沒有,而且具有非常確定的內窖。在計量中,0℃(0攝氏度)不能理解成沒有溫度,而是實際溫度的計量結果;0還可以做刻度的起點,坐標原點,東西經度和南北維度的分界線等。
小學數學:小學數學教材中沒有給出零的定義。一般教材在一年級上冊“0的認識”中,要求學生了解“0表示沒有”的含義,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步了解零的其他含義,如起點,分解,占位等。到六年級,學生能夠說出關于零的幾種含義。
二.概念解讀
恩格斯說過:“零比任何一個數的內容都豐富!”是的,零在數學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單獨來看,數量上,0可以表示沒有;尺子上,0表示起點;記數中,0表示空位,起占位作……除此之外,0還表示氣溫的分界。0的分界作用還體現在海拔上,如北京高出水平面52 3米,吐魯番最低處低于水平面154米,而水平面的高度規定為0米,它表示水平面——海拔這個確定的量。
1995年以前出生的我國公民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課上,學到的都是“0不是自然數,最小的自然數是1”。關于這個結論的題目還經常出現在當時的各類試卷上。其實,大部分國家規定0是自然數。1993年,為了國際交流的方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量和單位》的第311頁中頒布:0為自然數。因此,教材編寫人員根據上述國家標準,在2000年進行的中小學數學教材修訂中,對這個內容進行了修改,即0為自然數。
規定“0為自然數”的確有充足的理由,但0“歸隊”后新問題也隨之而來了。因此,在小學階段學習“整除”知識時,教材明確指出我們研究的范圍是指非零自然數。另外,一般情況下我們不說數0是幾位數,所以最小的一位數是1。
零作為自然數當之無愧,因為零來源于實際生潔,是在人類文明中因為需要自然產生的。零的故事有很多,這里不一一贅述。但這其中,用來表示零的符號——“0”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值得一提。
符號0在數學史上曾被公認為一個劃時代的進步符號。但它作為一個數字并用一個獨立的符號來表示,卻是在自然數和分數產生以后。這個符號是位值制記數法的產物,它不僅創造了現代的算術,而且為數的概念的推廣鋪平了道路。可以說,在文化史上,0的發現是人類最偉大成就之一。
關于0的起源,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古巴比倫的文獻記載中有0的萌芽。在公元前1700年的巴比倫蘇撒(夸伊朗西南)的泥板上,我們可以看到在兩個楔形文字數碼之間用空格表示0。
第二,大多數人認為,現在我們用的橢圓0符號是印度人發明的。
印度人是世界上第一個把0當作數來使用的,并且承認它是一個數。這是印度人對數學的偉大貢獻.
第三,零的故鄉在中國。大家知道,我國是全世界應用十進位值制最早的國家。但因為我國公元前5世紀以前普遍采用算籌作為基本的計算工具,長期以來并沒有創用專門的零符號,一般采用空位表示零的意思。后來,因為空格經常引發誤會,就用銅錢來代替。
有關0的起源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但是無論怎樣,0自從一出現就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被廣泛應用于科學的各個領域。
三.教學建議
“0的認識”是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小學生入學以來最先接觸的數學知識,是學習數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學生通過初步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來認識數,進而了解數學的用處、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當前,“0的認識”是在掌握了1-5各數知識的基礎上來學習的。它是第一個學生單獨學習的數。
(1)關注學生基礎,創設合理情境
雖然學生剛入學不久,但是對于0的認識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見過0。對于0的含義,大部分學生能認識到它表示“沒有”,但是,沒有意識到0也像1、2、3等數一樣也是一個有實際意義的數。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創設這祥的情境:晚上十點,蛋糕店關門了。營業員阿姨要統計一下每種蛋糕還剩多少塊,你們能幫助阿姨來做這件事嗎?學生會出現兩種統計結果(如下圖),

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比較研究:哪種記錄結果更清楚?讓學生在真實的具體情境中,體會0符號產生的必要性及價值。
(2)利用生活現象,感受多維價值
學生雖然知道0可以表示沒有,但對于0的其他含義,卻了解得少之又少。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身邊熟悉的事物,如尺子、溫度計等,滲透0的其他含義。例如,在利用溫度計介紹0的分界作用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一個活動:每個小組一杯冰水,先傳遞著讓每個人摸一摸,說說自己的感受。教師再把溫度計放人一個小組的水杯中,讓學生看看紅色的線到哪里。然后教師告訴學生,這杯水的溫度就是0度。再讓學生看看0刻度的上面、下面還有刻度,進而指出:生活中有比0度高的溫度,也有比0度低的溫度,從而體會0度水溫不是沒有溫度,0在溫度計上的作用就是“分界”。
另外,在學生認識10以后,還可以引導學生發現0的占位作用。
四.推薦閱讀
(1)《數學簡史》(張紅,科學出版社,2007)
該書第四章中的“閱讀材料—0的最早出現”介紹了0的相關知識。
(2)《小學數學研究》(張奠宙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該書第二章第二節論述了“0”作為自然數的幾點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