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7月11日
主要事件:
1:1848年7月11日——英國滑鐵盧車站正式通車
2:1936年7月11日——斯諾初訪毛澤東
3:1962年7月11日——人造衛星首次播送全球電視
4:1979年7月11日——美國“天空實驗室”燒毀
5:1993年7月11日——英國培育出世界第一只轉基因公雞
一
1848年7月11日——英國滑鐵盧車站正式通車
在174年前的今天,1848年7月11日(農歷1848年6月11日),英國滑鐵盧車站正式通車。
滑鐵盧車站(Waterloo station)是英國倫敦一個重要的鐵路與交通轉運的復合車站,位于倫敦蘭伯斯(Lambeth),靠近南岸的地方。滑鐵盧車站總共包括4個緊鄰的鐵路車站(滑鐵盧主站、滑鐵盧國際站、東滑鐵盧站與滑鐵盧地鐵站)與1個巴士站。
與滑鐵盧主站接鄰的滑鐵盧國際站曾經是歐洲之星(通過英法海底隧道來連接倫敦與巴黎、布魯塞爾的高速列車)在英國的起始站。根據2004年-2005年與2005年-2006年的旅客人數紀錄,滑鐵盧車站是英國目前最繁忙的車站,這是因為歐洲之星在此停靠的關系,不過當海峽隧道連接鐵路于2007年11月完全通車后,滑鐵盧車站停止行駛國際線。


二
1936年7月11日——斯諾初訪毛澤東
在86年前的今天,1936年7月11日(農歷1936年5月23日),斯諾初訪毛澤東。
美國作家和記者埃德加·斯諾(1905—1972),1928年首次到中國上海,任《密勒氏評論報》助理編輯,后兼任紐約《太陽報》和倫敦《每日先驅報》特約通訊員。
1936年6月,他從北平出發,經西安赴陜甘寧邊區,是第一個在紅sè區域進行采記的西方記者。7月8日在安塞百家坪遇見周恩來。經周恩來安排,于11日抵達保安會見毛澤東。
斯諾記錄了毛澤東給他留下的印象:“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個子高出一般的中國人,背有些駝,一頭濃密的黑發留得很長,雙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突出”。他覺得在毛澤東身上有一種“實實在在的根本活力”,在“這個人身上不論有什么異乎尋常的地方,都是產生于他對中國人民大眾,特別是農民——這些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貧窮饑餓、受剝削、不識字,但又寬厚大度、勇敢無畏、如今還敢于造反的人們——的迫切要求作了綜合和表達,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斯諾形容毛澤東“是一個令人極感興趣而復雜的人”,“有著中國農民的質樸純真的性格,頗有幽默感,喜歡憨笑”,“說話平易,生活簡樸,有些人可能以為他有點粗俗”。
在保安的采訪活動中,斯諾知道毛澤東還是“一個精通中國舊學的有成就的學者,他博覽群書,對哲學和歷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講和寫作的才能,記憶力異乎常人,專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尋常,個人習慣和外表落拓不羈,但是對于工作卻事無巨細都一絲不茍,他jīng力過人,不知疲倦,是一個頗有天才的軍事和政治戰略家”。

三
1962年7月11日——人造衛星首次播送全球電視
在60年前的今天,1962年7月11日(農歷1962年6月10日),人造衛星首次播送全球電視。
1962年7月11日,美國人第一次看到從歐洲現場播出的電視,這個節目是法國與英國通過通訊衛星播送的。第一次播送的時間7時35分。當法國播放7分鐘的節目,包括伊夫斯-蒙塔納所唱的歌曲時,正值東方黎明破曉。設立在人造衛星最近軌道上的英國廣播站,播出了測試方格和英國政府的賀詞。
從通訊衛星上發射出去的電視信號,在緬因州的安多弗接受,天線重達384噸。橫渡大西洋成功的電視播送,促使美國政府開始研究探索全球電視新領域中所出現的機會和問題。

四
1979年7月11日——美國“天空實驗室”燒毀
美國在1973年5月14日發射成功一座叫天空實驗室的空間站,它在435千米高的近圓空間軌道上運行,先后接待3批9名宇航員到站上工作。這9名宇航員到站上工作。這9名宇航員在站上分別居留28天,59天和84天。
天空實驗室全長36米,最大直徑6.7米,總重77.5噸,由軌道艙,過渡艙和對接艙組成,可提供360立方米的工作場所。1973年5月25日,7月28日和11月16日,先后由阿波羅號飛船把宇航員送上空間站工作。在載入飛行期間,宇航員用58種科學儀器進行了270多項生物醫學,空間物理,天文觀測,資源勘探和工藝技術等試驗,拍攝了大量的太陽活動照片和地球表面照片,研究了人在空間活動的各種現象。
1974年2月第三批宇航員離開太空返回地面后,天空實驗室便被封閉停用,1979年7月11日進入大氣層燒毀,直到12日在南印度洋上空墜落。它在太空運行2249天,航程達14億多千米。

五
1993年7月11日——英國培育出世界第一只轉基因公雞
在29年前的今天,1993年7月11日(農歷1993年5月22日),英國培育出世界第一只轉基因公雞。
1993年7月11日,英國愛丁堡的科學家通過遺傳工程技術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轉基因公雞。這一科研成果為培育使生下的雞蛋里含有極其貴重藥物成分的母雞創造了條件。
這只代號為LY8—1的轉基因公雞,是英國農業與食品研究委員會羅斯林動物生理學與遺傳研究所的科學家培育出來的。他們采用基因重組技術把外源基因植入公雞體內,并讓這只公雞同攜帶有同一個外源基因的幾只轉基因母雞進行交配。這樣他們就獲得128個雞蛋,LY8—1雞就是其中一個雞蛋孵化出來的。
他們讓轉基因公雞同許多母雞交配就能得到轉基因小雞,這些小雞長大后互相交配最后就能得到純種轉基因母雞。英國科學家認為,這種基因重組技術也適用于把某些負責制造極其貴重藥物成分的人體基因植入雞體,使雞蛋里含有這些成分,比如血友病患者所需要的凝血因子和用于疏通動脈血管的組織纖維蛋白溶酶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