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閱讀來了解這個世界,然后愛上它!一起來吧~
——閱世讀書會
詞語分析
巧言:漂亮的言辭、巧妙的言辭,在這里是貶義,相當于今天所講的“花言巧語”。
令色:是好看的容顏、得人歡喜的臉色,“令”是好的意思,“色”指臉色。“令”作“好”講,至今還保留在若干文學詞語中,例如:“令名”“令聞”“令終”. 此外,作敬語用的“令尊”“令堂”“令兄”“令弟”中的“令”字也是從這個意思引申出來的。但“令色”在這里也是貶義,含有偽裝、討好的意思。

鮮矣仁:是個倒裝句,“仁”是主語,本來應該放在前面,現在放在后面,有強調和加強語氣的意思
大意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在言辭上過分花巧、謙卑,在臉色上、表情上過分和悅、討好,就很少真有仁愛之心。”

解讀
“仁”是一種發自內心地真誠地對他人的情感及這種情感的自然表現,而不是一種故意做作的抱有其他目的和意圖的偽善的表現。一個人如果在言辭上過分花哨、謙卑,在臉色上表情上過分和悅、討好,往往帶有虛偽的成分,往往掩蓋著內心的另外的企圖,那么這樣的人就不是真正具有仁愛之心的人。

孔子這話也是一種經驗的總結,可供我們作為觀察人物的一種參考。我們在社會上不難看到這種人,他們在有權有勢的人面前表現得特別謙卑乖巧,點頭哈腰,唯唯諾諾,提包打傘,唯恐不周。對這樣的人我們得提防一點,如果自己身居高位,對這種人尤其要多一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