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或者做家務時,不小心弄出一些小傷口,大部分都會在一兩周內愈合,如果四周沒有愈合,或者八周沒有完全愈合,那就已經成為了“慢性傷口”。
新鮮的傷口一般是紅色的,漸漸變成暗紅色,而慢性傷口則有一些“奇怪”的特征:
- 傷口周圍感覺麻木
- 傷口周圍發紅、發熱
- 傷口周圍出現紅色條紋
- 顏色不正常
- 有異味(惡臭)
- 有東西流出來
- 明顯腫脹
- 不結痂或者長出新組織

如果出現以上的現象,就要考慮其他的原因或者疾病,阻止傷口愈合的主要原因有6個,盡快糾正它們,幫助傷口正常愈合。
感染
當皮膚上出現傷口,細菌就有可能侵入體內,這個時候身體在對抗感染,而不是在治愈傷口,因此阻擋了傷口的愈合過程。當傷口被感染,您可能會注意到該部位周圍發紅、腫脹和疼痛,以及膿液或惡臭的液體。出現這種情況,抗生素治療可用于對抗感染。
感染是傷口不能愈合的主要原因,當您不小心受傷時,第一時間要預防感染。
- 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傷口。
- 涂抹少量抗生素軟膏,如果沒有,去藥店買,不需要處方。
- 用繃帶或紗布敷料包扎傷口。每天或每當它變濕或變臟時都要更換。
- 在最初的 24 小時保持傷口清潔干燥。
- 在處理傷口之前和之后都要洗手。

血液循環不良
在愈合過程中,身體里的紅細胞開始行動,他們將新細胞帶到受傷部位,開始重建組織。血液循環不良會減慢這個過程,使傷口愈合的時間變得更長甚至停止。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肥胖癥,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鍛煉或抬高傷口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
營養不良
傷口愈合需要足夠的蛋白質,有了它才能構建新組織,此時的需求量是平時的三倍。適當的補水也很有必要。 營養不良是導致傷口無法愈合的重要原因。您需要補充蛋白質和水。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血糖升高會造成血液循環速度減慢,營養成分供給不足,組織的再生修復受到損害,并對免疫系統產生負面影響,面臨更高的感染風險。 此外,患有糖尿病的人可能有神經損傷,對傷口的感覺相對比較遲鈍。

過度腫脹
過度腫脹是由皮膚中積聚的液體引起的,此時氧氣難以進入皮膚,會阻止身體修復傷口。 加壓療法可用于去除液體。一旦腫脹消退,傷口將會開始愈合。
重復性創傷
截癱、脊髓損傷患者,或者長期臥床的人,由于不經常改變體位,導致傷口反復地被擠壓損傷。與此同時,血液循環減慢也會延長甚至停止愈合過程。因此臥床患者發生重復性創傷的風險很大。幫助他們變換體位,或者扶著他們出去走走,對傷口愈合會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