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中國的歷史中可謂是開天辟地的第一人,因為他奠定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的封建專治格局,是第一次完成了中國統一的皇帝,所以才被稱為始皇帝。
秦始皇的本名叫嬴政,13歲即位秦國國君,他的一生也可謂是絢麗多彩,做了許多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事情。
對于嬴政,在他做過眾多的事情當中,最有分量的一件事應該就是滅亡六國首次統一了中國,成為了“始皇帝”。
那么,秦始皇嬴政是怎樣滅亡的六國呢?六國被滅亡的順序又是怎樣的呢?
(1)滅亡韓國
人們常說:干一件大事要先立一個小目標,我們的嬴政同學也是這樣,在做統一天下的這個大項目的時候也立了一個小目標。
那就是先從消滅韓國這個小目標開始。

從圖上可以看到,韓國不幸成為嬴政同學第一個下手目標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實在離秦國太近了。
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故事,就是說當時嬴政的丞相李斯在韓國有個同學,就是大名鼎鼎的法家韓非子,有一天嬴政同學讀了韓非子所寫的《孤憤》與《五蠹》就對韓非子本人非常欣賞想要得到這樣的人才,李斯便趁機勸說嬴政可以攻打韓國便能一舉兩得。
于是秦國首先出兵滅亡了韓國。但是韓非子最后被李斯用毒藥害死了。
(2)滅亡趙國
嬴政在滅亡了韓國之后,緊接著就把下一個目標定為了趙國。但是對于韓國而言,趙國的實力強勁,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拿下的。
當時秦國派出的大將是王翦,趙國派出老將李牧進行防守,一開始,因為趙國的李牧指揮得當,秦國并沒有什么好的機會,所以一直就和趙國僵持著。
隨著時間推移,秦國王翦感到壓力越來越大,便派人攜巨資賄賂了趙王的寵臣郭開在趙王面前誹謗李牧,于是昏庸的趙王便中了離間計殺了李牧。
趙王改派趙蔥為將,很快趙軍兵敗如山倒。終于在公元前228年被秦國所滅。
所以也素有“李牧死,趙國滅”的說法。

(李牧像)
(3)滅亡魏國
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王翦的兒子)奉命進攻魏國,魏國作為一直以來的大國其實實力并不算太強大。
因為魏國一直處于各個國家的中間位置,諸侯國之間的不斷戰爭也讓魏國的國土面積不斷被蠶食。
所以,王賁利用了黃河水淹魏國的首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魏國被滅亡。
(4)滅亡楚國
有一句話叫作“楚雖三世,亡秦必楚”,所以在秦王掃六合的過程中,楚國也是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在這六個國家當中,最有實力的就是楚國了,在公元前225年,秦楚之戰開始了。
一開始嬴政同學選的出征大將是李信,因為李信放出豪言可以用比老將王翦更少的兵力就可以打敗楚國。
結果楚國派出項燕進行防御,因為項燕用兵得當,打敗了吹牛皮的李信。
于是,嬴政只得重新再起用老將王翦,俗話說:“姜還是老的辣啊”,王翦通過打消耗戰的方式最終消滅了楚國的有生力量,最終秦國滅掉了楚國。
(5)滅亡燕國
在秦國滅掉趙國的時候,燕國的國君燕王喜非常焦急,認為自己的燕國會是秦國下一個動手的目標。
于是燕國的太子丹便找到勇士荊軻,想讓荊軻去刺殺秦王嬴政,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荊軻刺秦王”。但是“荊軻刺秦王”最終失敗了,嬴政僥幸活了下來,這一年是公元前227年。

(荊軻刺秦王)
荊軻刺秦王最后失敗了反而激怒了嬴政,于是嬴政命令王翦加緊攻擊燕國,在公元前225年,秦軍終于攻入了燕國的首都薊城(今北京),燕王喜逃到了遼東,公元前222年,在秦國滅掉楚以后,嬴政派王賁進攻遼東最終俘虜了燕王喜,此時,燕國才算正式滅亡,所以燕國的滅亡在楚國之后。
(6)滅亡齊國,統一中國
秦國在滅亡了韓、趙、魏、楚、燕等五個國家之后便將這最后的矛頭指向了齊國。
于是,公元前221年,王賁奉命從燕國的南邊攻入齊國首都臨淄,最終俘虜了齊王建,齊國滅亡。
自此,嬴政終于統一了中國,終于在這一年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
從此,嬴政是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皇帝”,史稱“秦始皇”。

(秦始皇像)
可以說,秦始皇嬴政一掃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偉大事業,結束了以往的各個諸侯間不斷戰爭的局面,從此,中國歷史開始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