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孕初期的準媽媽大多受妊娠反應困擾,胃口不佳。但孕初期是胎兒主要器官發育形成的階段,特別是神經管及主要內臟器官的發育。所以,這個時期的飲食也是特別重要,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都要特別注意。
1、熱性水果,食用后容易導致孕媽上火
60%-70%以上的女性在懷孕后,都會陰血偏虛,內熱較重。因為胎盤所分泌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盤生乳素及甾體激素中雌孕激素的影響下,媽媽身體的各系統會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正如中醫所說的“產前宜涼,產后宜溫”。因此,在孕初期的40~50天里,孕媽咪最好不要吃性溫或是大熱的水果。比如像桂圓、荔枝或是熱帶的進口水果,都是熱性的,孕媽吃了很容易“火上加火”。
2、寒性食物:螃蟹
它味道鮮美,但其性寒涼,有活血祛瘀之功,故對孕婦不利,尤其是蟹爪,有明顯的墮胎作用;
3、魚類:甲魚
雖然它具有滋陰益腎的功效,但是甲魚性味咸寒,有著較強的通血絡、散瘀塊作用,因而有一定墮胎之弊,尤其是鱉甲的墮胎之力比鱉肉更強;
4、蔬菜:蘆薈、馬齒莧
蘆薈還能使女性骨盆內臟器充血,促進子宮的運動,懷孕初期進食蘆薈容易引起腹痛,出血量增多,甚至造成流產風險。
馬齒莧是一種用于入藥的植物,馬齒莧既是草藥又可作菜食用,其藥性寒涼而滑利。實驗證明,馬齒莧汁對于子宮有明顯的興奮作用,能使子宮收縮次數增多、強度增大。因此,為了避免出現意外,孕婦最好還是少吃或不吃馬齒莧。
5、水果:桂圓、木瓜
對孕婦,特別是對早孕的婦女來說,卻是一種禁果,因為孕婦受孕后,陰血聚以養胎,大多導致陰血 偏虛,陰虛常滋生內熱,才往往出現大便燥結,口苦口干,心悸燥熱,舌質偏紅待胎熱和肝火旺的癥狀。
懷孕時也不能吃木瓜,只是怕引起子宮收縮腹痛,但不會影響胎兒。
6、罐頭食品
罐頭食品在制作過程中都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人工合成色素、香精、防腐劑等。盡管這些添加劑對健康成人影響不大,但孕婦食入過多則對健康不利。另外,罐頭食品營養價值并不高,經高溫處理后,食物中的維生素和其他營養成分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孕早期飲食,這三方面的營養素必不可少。
1、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
如粥、面包干、饅頭、餅干、甘薯等,可減少嘔吐。
2、多吃水果和蔬菜
水果、蔬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口味也比較清淡,對孕吐嚴重或者惡心想嘔吐、食欲不振的準媽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3、每天補充葉酸400-600微克。
胎兒在孕媽子宮內著床,神經管就開始分化發育,為避免胎兒神經管畸形,備孕女性在計劃妊娠時,就要開始補充葉酸
4、補充水分
孕吐嚴重時會發生失水現象,體內電解質將無法保持平衡,因此補夠水分對孕吐的新媽媽來說非常重要。
5、想吃就吃,少食多餐。
特別是妊娠反應較重的孕媽,不要拘泥于進食時間,只要想吃就吃。比如睡前和早起時,坐在床上吃幾塊餅干、面包等點心,可以減輕嘔吐,增加進食量。
孕婦在早孕時期非常容易流產,必須特別注意,不應搬運重物或激烈運動,外出次數也就盡可能減少。不可過度勞累,多休息,睡眠要充足,并應控制性生活。在感到特別疲勞時不要洗澡,而要及早臥床休息。
一定要糾正偏食的不良習慣,常食和多食富含葉酸的食物,如菠菜、牛奶、動物肝臟、土豆、水果、西紅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