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湯山在京郊地區是歷史上有名村鎮,遼代成村,距北京25公里,位于昌平區衛星城東南部14.3公里。因處在山丘,有海拔50.1米高,山麓有溫泉,人稱熱水為“湯”,故名小湯山。村落以山丘而建,故以依山為名。

由于小湯山地區有地下熱水,水溫為攝氏54度左右,水的化學類型突出為重碳酸鈉鈣等型水,而氟的含量為每升6.2毫克,并含有微量放射性元素鐳及氡等,地熱水對人民有益健康之功效,使得小湯山成為名聞古今中外一塊寶地。
小湯山稱為歷史上一座古鎮。它經受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統治壓迫、百姓生活饑寒交迫苦難日子,村落街道臟亂不堪、積水臭溝、坑坑洼洼土路十分寂靜而凄涼。1948年解放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過上了民主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

小湯山地理位置優越,位于昌平區東南部,該鎮東南部靠北七家鎮,西部接百善鎮,北部與巖村鎮交界,東部接高麗營鎮。小湯山鎮東西長70.1公里,南北寬6.68公里。平均海拔34米,為暖溫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空氣新鮮,是人們居住向往最舒適宜人好地方。全鎮有24個行政村,有8960戶,總人口43560人,人均年收入8768元。特別是改革開放年代以來,小湯山人新地新天地新,一切發生了巨變,處處展現了新的小湯山舊貌換新顏的美麗城鎮景象。

小湯山歷史上有水路的溫榆河,明代駐軍兵所需的糧食由水運至十三陵天壽山。隆慶六年十月二十六日采用通州大運河渡口水運軍糧抵達鞏華城、小湯山等地。舊時,小湯山交通不便,百姓出行靠步行、牲畜馱運等。解放后,特別是改革年代以來,公路交通發展,百姓出行方便。
如今小湯山主要有國家級交通干線公路即立湯路、安湯路(小湯山至安定門、秦城至立水橋)縱穿南北,沙河至順義公路橫貫東西;市級公路有小湯山至昌平、馬坊至阿蘇衛;區縣級公路有大柳樹至興壽公路、小湯山至秦城公路和上莊公路;鎮村級公路已實現鎮與村、村與村都有柏油路,小湯山鎮是公共交通樞紐主要干線中心,市、區縣與各鎮村都有公共交通汽車站,四通八達。

小湯山地熱面積在20平方公里以上。溫泉水質特別好,元朝時開始利用。明朝中期辟為皇家禁地。清代進一步開發和利用。據《大清一統志》記載:“康熙五年(1666年)始加疏引,池二。”在小湯山的山南,筑長方形大池兩個,兩池相隔三米多。東面水溫高,曰沸泉。西面水溫適中,曰溫泉。清代后期建有慈禧太后專用浴宮。
清代1715年即康熙五十四年小湯山溫泉興建浴池以來,為皇帝前來游山玩水,特在這里大動美化園林、山石,大造優美環境,使得行宮十分顯赫壯觀。前宮建有殿宇樓閣、富麗堂皇,是皇帝和大臣的安寢之所;而后宮則是綠樹濃蔭、曲徑通幽、山青水秀的一片好山好水好景色。

乾隆泉帝曾來這里多次,他見到溫泉的水那樣清澈明亮、山石那樣多姿迷人、湖水荷花那樣艷麗,一片翠竹是那樣青青茂盛后心感興奮,便御筆寫下“九華分秀”四個大字,后鐫刻在一塊石壁上。便把這座青綠翠竹裝扮點綴、條柳成蔭的小山稱之為青竹山,得天獨厚、加之山陰立石刻字顯得奇特一景。1900年9月,小湯山溫泉建造的皇帝行宮被八國聯軍侵略和毀壞得十分嚴重,百姓不得安寧。
在民國初,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曾來這里避暑,為前宮作了簡易修繕,還蓋起了一座呈黃色的兩層西方式的洋樓;1918年,民國總統徐世昌在這里建起了私人別墅,還刻寫了“湯山別業”的漢白玉匾額;1919年民國政府以每年八百金價格將湯泉行宮遺址出租,前宮為飯店和浴池。后宮建為湯山公園等,是達官貴人一塊享受生活的樂園,是尋常百姓不能進入的禁苑。

1951年中央軍委總后勤部在小湯山建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123療養院,并于1953年8月1日開始對外門診;同年秋,解放軍華北軍區后勤部在小湯山建中國人民解放軍107療養院;1954年春,中央衛生部在小湯山建直屬機關的療養院;1956年5月15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在小湯山建立直屬的溫泉療養院。
1958年9月7日經國務院批準將4家醫院合并,改稱北京市小湯山療養院,屬北京市衛生局領導。1982年3月22日,小湯山療養院被國家衛生部命名為北京市康復中心;1988年12月改稱為小湯山醫院,對外開放門診。

2003年4月22日,小湯山鎮黨委接到市委、市政府建設“非典”定點醫院的決定,當夜召開領導班子和有關部門會議,一邊傳達市委、市政府在小湯山建立全國第一所專門收治“非典”病人的醫院重要指示精神,一邊制定工作預案,并成立下設宣傳教育組、環境衛生組、安全保衛組。
為建設小湯山醫院二部,市建工集團,城建集團,住總集團城鄉集團、市政集團和中建一局等6家企業4000余人攜帶500臺裝備開進了施工現場,同時昌平區各行各業也大力投入,在建筑施工時,每天最多有7000多名工人參加。經過7天7夜并肩奮戰,于4月30日小湯山醫院二部正式完工投入使用。

小湯山醫院二部,占地132畝,建筑面積25000平方米,建有病房500多間,可收治病人1000多名。
從5月1日至6月20日,小湯山醫院二部共收“非典”嚴重病人680名(死亡8人)經過治療已全部出院。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對北京市的“雙解除”,標志著奪取抗擊“非典”斗爭的偉大勝利。